首页 > 体育新闻 如何让孩子远离“憋尿难题”?

如何让孩子远离“憋尿难题”?

  近日,有家长向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反映,孩子在学校总憋尿,原因是该班老师出于秩序管理需求,提出“上课/午休期间不能上厕所”的要求,个别学生不得不憋尿,直到下课或午休结束才去上厕所。家长认为,儿童尿量相对较多,长期憋尿对孩子身体有危害。如何让孩子们远离“憋尿难题”?有校长建议,老师应给予学生一定的弹性空间,同时,家校携手加强健康科普教育,引导学生逐渐养成下课如厕的好习惯。

  家长反映 长期憋尿影响孩子身体健康

  “孩子反映,个别老师不让学生在课堂上去厕所。为了减少上厕所的次数,有同学说‘那就不喝水了’,这可怎么行?”李女士的孩子就读于天河区某小学,近日,她了解到孩子班级的老师不允许同学们在上课期间上厕所。但是,在家长看来,有的孩子天性好动爱玩,在课间玩耍中可能会忽略尿意,无法及时排尿。而且,课间只有十分钟时间,若上一位老师拖堂,则学生更没时间上厕所。

  “有的孩子特别听老师的话,老师不允许,学生只能憋着,憋出问题了怎么办?”李女士指出,班级中部分内向腼腆的学生不敢向老师提出需求,有尿意只能憋着,亦会给学生造成心理负担,既无法集中精神听课,又影响身体健康。

  有家长对该老师的行为表示理解,部分小学生好动调皮、没有安全意识,若老师允许学生在课堂上随意出教室,可能会出现安全隐患,也不利于老师管理好课堂纪律。但考虑到儿童长期憋尿对健康有危害,受访家长认为,老师有必要给孩子在课堂、午休期间上厕所的弹性空间。

  还有家长认为,孩子排尿次数和饮水量、膀胱容量等多种因素有关。部分孩子因为新陈代谢旺盛、喝水量大、膀胱容量小等生理原因,上厕所的频率可能较为频繁。老师应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孩子在上课期间去如厕,而不是一刀切地禁止。

  家校联手 强化培养孩子健康生活习惯

  针对“憋尿难题”,天河区华景小学党总支书记黄瑞萍认为,答案不是简单的“行”还是“不行”,其背后还隐藏了家校如何联手培养好孩子健康生活习惯的教育内涵。她表示,“憋尿难题”反映了老师在班级管理中如何平衡好规定性与灵活性的问题,也体现了习惯养成与科普教育如何更好融合的问题。其实,保障学生身体健康和课堂秩序管理之间,不应该存在矛盾。

  憋尿肯定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要合理解决这一问题,黄瑞萍建议家长,注意从小培养孩子不憋尿的健康生活习惯。“有时我们也会听到一些家长反映,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容易突然想上厕所。还有家长苦恼,小孩玩起电子产品来,什么都忘了,不喝水、不吃饭、不上厕所,把电子产品‘玩过瘾’后,才想起来要去上厕所。”黄瑞萍指出,从孩子的幼儿时期起,家长就需要开始训练孩子及时排尿,培养孩子识别尿意的能力。

  到了小学阶段,家校需进一步联手协作,接力强化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黄瑞萍介绍,学校和家长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科普教育。例如,华景小学设有“家长课堂”,“如果有学生家长是医生,那么我们就邀请家长作为专业人士,来学校给同学们开讲座,科普健康常识。”

  “要做好幼小衔接、家校协作,需要学校从教育视角看问题,遇到问题及时与家长协同解决。”黄瑞萍指出,家校之间良性的协作,在于发现问题后及时沟通解决。有的家长可能不太了解应从小培养孩子及时排尿的习惯,或是到了小学才发现孩子存在憋尿问题。这时,家校之间互相提醒,顺畅沟通,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给予包容 与学生建立良好信任关系

  如果在课堂上遇到学生提出上厕所的需求,老师应该怎么做?黄瑞萍建议,老师们首先可以“察言观色”,从孩子的表情、身体语言中看出其是否真的尿急了。在允许学生去洗手间的同时,老师也要注意提醒同学,下次记得在课间先上洗手间,再去活动玩耍。“在落实学生习惯培养这件事上,老师刚开始要有包容心,允许学生有一两次机会,而不是直接不允许学生去上厕所。老师也要和学生约定好,希望下次不要出现类似情况。多种方法并用,让学生慢慢养成好习惯。”

  越秀区中星小学副校长招静雯同样认为,老师要正确看待学生的生理需求。大部分时候,孩子并不是故意违反纪律,而是出于正常的生理需求,需要上厕所。这种情况下,老师应当体谅学生。如果老师发现学生出现频繁上厕所的情况,也需要更加细心,向家长及时反馈,了解学生是否存在身体不舒服等问题。

关于作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88888888@qq.com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