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新闻 申扎,深扎! _光明网

申扎,深扎! _光明网

  海拔4730米,西藏那曲市申扎县内,八级以上的大风常年呼啸而过。中国科学院申扎高寒草原与湿地生态系统观测试验站(以下简称申扎站)的科研人员正通过实验设备,关注着监测数据的变化。

  申扎站,是我国首个纳入西藏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监测体系的重点台站,也是目前世界海拔最高的综合生态站、全球独特的高寒草原与高寒湿地生态系统观测站。它为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提供基础数据、科技支撑,服务于国家需求。

申扎,深扎!

中国科学院申扎高寒草原与湿地生态系统观测试验站

  深扎西藏,守护生态安全屏障

  “青藏高原的草地面积非常广阔,占青藏高原总面积的近60%,因此对草地的监测十分重要。”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申扎站站长王小丹介绍,申扎站以高寒草原和高寒湿地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高寒生态系统响应为主要研究内容,监测和评估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作用,预测高原环境和生态系统功能变化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对我国乃至亚洲生态安全的影响。

  从2000年第一次踏入青藏高原,王小丹便与这里结下了不解之缘。“我们一路要从成都先到拉萨,然后从拉萨驱车到日喀则,调整一晚再从日喀则出发去申扎,往往好几天时间就过去了。”三四辆车组成的车队,几箱方便面、几箱罐头,再加上帐篷和行李,这就是他最初的高原科研岁月。

  每年入夏后的5月到10月间,王小丹和团队都会在西藏开展科研工作。长期的野外工作,也曾遇到过不少危险。“有一件事让我印象很深,在驱车去阿里地区的路上我们的车出了问题,在原地等了五天才迎来了救援。”五天时间里,王小丹和团队成员白天靠着罐头充饥,晚上就住在帐篷里,甚至常常能听见熊等野生动物的声音在帐篷外响起。

  那曲、阿里、日喀则、山南、林芝、昌都……20多年来,王小丹走遍了西藏每个市县,掌握了第一手的高山环境与高原生态资料。在他的带领下,团队围绕西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开展科技攻关,申扎站也从没有遮风避雨的原野慢慢成了如今的二层楼小院。

  “其实在西藏工作我们都很快乐,每次从成都坐飞机过来,在空中看到拉萨贡嘎机场所在的雅江河谷,第一个感觉就是踏实。”王小丹说道。

申扎,深扎!

高寒草原观测试验场

  探索高原,发现高寒碳汇密码

  谈起在青藏高原做科研,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魏达与王小丹有着同样的感受。“越是走近山,摆在面前的难题似乎越来越多,这也是我们不断奔向山的动力和乐趣。”

  青藏高原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是生态安全屏障重要功能之一,其在暖湿化气候下的发展方向和幅度仍存在不确定性,生态工程对高寒碳汇的提升幅度还难以衡量。

  多年来,魏达聚焦高寒碳汇研究,监测着植被的碳吸收与碳排放。从2008年开始,团队成员便着手在青藏高原腹地开展碳汇人工监测,建立了全球海拔最高的气相色谱系统,开展了连续8个生长季的人工观测,为认知高寒碳过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不仅如此,在冈底斯山,团队还安装了第一套碳汇监测系统,实时捕捉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并结合三维风速的分解,在线计算植物与大气间的碳交换,极大提高了碳汇观测的效率和代表性。团队还相继在可可西里无人区、双湖草原、亚东森林、麦地卡湿地、山南泽当防护林等地设置了观测点,织就了一张观测网络,日夜不息倾听山地的呼吸。

  2024年,山南市建成了西藏首个人工林碳汇监测示范基地,这让魏达感到十分自豪。“我个人很渺小,但从事的工作能够服务于国家发展需求,很荣幸。”魏达说道。

申扎,深扎!

  王小丹(左五)和魏达(左三)与科研团队合影

  “我的导师是钟老师,快70岁的时候他还在为西藏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奔走,这种精神深深影响着我。”王小丹提到的钟老师是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的老所长钟祥浩,主持和参加了包括国家科技攻关在内的40余项重大科研项目,取得了多项具有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2006年退休后,仍然坚持年年都进西藏,对西藏农牧民的脱贫致富和生态安全进行了大量而细致的科学研究。

  如今,这样的精神通过王小丹传承给了更多成都山地所的学生,“我们的下一代要继续做这件事情,这就要有情怀,要能坚守。”(记者 蔡琳)

[ 责编:张梦凡 ]

关于作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88888888@qq.com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