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新闻 AI时代,我们如何读大学 _光明网

AI时代,我们如何读大学 _光明网

  编者按

  教育部印发的高校专业调整方案提出,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冲击下,一批高校专业面临转型,甚至成为“濒危”专业。AI时代,高校如何完善学科建设、推动专业长远发展?教师如何用好AI工具,让教学契合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学生利用AI辅助学习,又当遵循怎样的原则?只有精准把握技术变革的趋势,高等教育才能更好地迎接未来、拥抱未来。

  ——————————

  今年诺贝尔奖结果公布,人工智能被认为是“大赢家”。因为2024年诺贝尔三大科学奖项中,两大奖项与人工智能研究相关,先是物理学奖颁给了曾获图灵奖的机器学习先驱,紧接着化学奖也将一半颁给了“程序员”。这或许会成为一个标志——人类的理性时代迎来了“AI+”。在今后的学术探索中对AI的依赖不断加深,很可能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这对传统的教育模式提出了一个深刻的挑战:AI时代,我们如何上大学?

  不少学者对人工智能具有强烈的拥抱热情。这一类“技术乐观派”认为,AI是重要的科研助手,有助于我们继续航行于探索的“深水区”。一些学者很直白地表示:必须将AI训练为出色而高效的学术助理,让它分析大量数据,从而增加论文产出的效率。比如,一些样本量众多的量化研究,就非常需要AI来进行统计,有些AI甚至能够自行展开分析。有一次,我的一位学生在短时间之内交出了一份非常优异的作业,我差点以为发现了某位被埋没的学术天才,一问才知道他是借助了AI的力量。

  但是,机遇与风险并存。AI那里似乎有无穷宝藏,但也可能存在着某种陷阱。当代大学是理性主义的产物,是研究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教研场所。但“AI+”的植入,意味着“理性主义”这个前提发生了动摇。当摸一下手机,就有大量的知识扑面而来,就算现场查阅问题,可能也花不了几秒钟,有人就会疑惑:人是否已经不需要学习那么多知识了?甚至有人表示:就算是小学生,也能在AI的帮助下完成一篇本科毕业论文。

  我已经意识到:AI浪潮崛起的时候,可能会导致人文精神和理性主义被强烈冲击。试想这样的场景:在做一个科研项目时,人离不开AI,但AI却能离开人,在无人指示的时候,AI可以自动完成一系列科研实验。此时,人在理性探索中的意义就被消解了。这时,AI到底是学术助理,还是成为了科研的主体?这一点恐怕谁都不能保证。不同于其他工具,AI有能力削弱人的主体性。当人类放弃自己的思考、深度依赖AI时,就意味着理性价值将被大大削弱。

  帕斯卡曾说: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读大学,归根结底还是要学习思想,培养自由人格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大学之使命,重点还是在人的培养,让人类这个“万物之灵”能变得更加优秀、更加卓越。人可以通过AI看到更大的世界、探究到自然的奥妙。换句话说,理想情况下,AI能够帮助人类拓宽理性的边界,而不是让人类放弃理性。如果AI的使用反而让人类变得脆弱,让人文精神和理性之光黯淡,那就意味着大学的衰败。

  AI是不是永远都是人类的助手?这种看法难免有点“短视”。总有科学家提醒我们,AI的自主意识已经不遥远,它已经逐步具备“生命”的特征。虽然它不是传统的碳基生命,但已经具有一定的学习与思考能力。也许我们今天对AI的追逐,某种程度上是在呼唤一个未来新物种。届时,面对AI可能带来的风险,我们是否有能力捍卫自身?

  因此,在AI时代读大学,无疑不能忽视AI的存在。一方面是要了解AI前沿科技,对它的机理、应用与边界要有一定的认知;另一方面,我们要通过读大学的过程武装自身,加强我们的理性分析能力,获取更多经验与知识,捍卫人类的主体性和理性价值。

  大学的求知,总体来说还是强化自身的过程,而不是不断加深对AI的依附。对此,有一句经典的话值得重申——科技以人为本。一旦失去价值准绳,科技有可能会站在人类利益的对立面。届时,人类可能会怀念那个诗意栖居的美好过去。

  马立明(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来源:中国青年报

[ 责编:李飞 ]

关于作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88888888@qq.com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热门文章